我省2020年度社会人员报考高职院校的报名工作即将启动,此次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计划25.5万人,同比增加2.5万人。
在延续2019年政策的基础上,省教育厅与相关部门还将共同启动“国有企业单位员工学历专项计划”“退役军人技能专项计划”“幼儿园教师学历计划”“高素质农民培养计划”“基层医护人员能力计划(非临床类)”“工业园区(开发区)现代学徒制专项计划”六大专项计划,为各类学习群体提供灵活多样的和培养模式。
扩招计划侧重优质高职
此次扩招将坚持扩规模与保质量并行,布局优质高职院校,满足实体经济人才需求,比如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、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等区域经济建设急需、社会民生领域紧缺、就业率高的方向,以及航空、人工智能、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金属新材料、非金属新材料、新能源、汽车、中医药、粮食安全、现代物流、电子商务、生态环境等专业,加大对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倾斜。同时,在学前教育、托育、护理、家政、养老、健康服务,以及冷链物流、粮油储备、跨境贸易、农业支撑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,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规模。
高职扩招学生入学后学籍管理如何规定?
答:高招扩招学生入学后,原则上不得转专业,不得转入非扩招专项班。
12.高职扩招学生的学习年限是如何规定的?
答:根据考生不同群体,高中毕业生、中职毕业生在高职学校全日制上课,学制为三年,退役军人、农民工、新型职业农民、下岗失业人员、在职人员、残疾人等群体可实行弹性学制(学习年限不低于三年),学分制管理。
13.学生在校期间是否能获取其它?
高职院校鼓励学生积极取得各类职业技能等级,拓展就业创业本领,实行“1+X”制度。职业技能、获得奖项、各类荣誉实行学分转换。
14.不同类型的学生如何授课?
对退役军人、下岗失业人员、农民工、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可单独编班,进行单独授课。